指标 | 2025年一季度 | 同比变化 |
---|---|---|
营业收入 | 8,546万元 | +43.3% |
归母净利润 | 1,984万元 | +18.5% |
扣非归母净利润 | 2,025万元 | +25.5% |
经营现金流净额 | -639万元 | -122.7% |
EPS(全面摊薄) | 0.1922元 | - |
毛利率 | 42.53% | - |
资产负债率 | 19.46% | - |
收入端表现亮眼: 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达8,546万元,同比增长43.3%,主要得益于汽车座椅调节系统核心零部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以及公司在产品应用场景上的拓展。
盈利能力分析: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5%,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受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97.54%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扣非净利润增速(25.5%)高于归母净利润,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现金流压力显现: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639万元,同比下降122.7%,可能与存货增加及研发投入加大有关。公司解释存货增加是业绩持续增长所致,反映对未来市场的乐观预期。
财务结构稳健: 总资产4.9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2%;归母净资产3.98亿元,增长6.6%。资产负债率19.46%,显示公司财务结构保持稳健。
1. 研发投入大幅增加: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7.54%,显示公司持续强化在汽车座椅调节系统领域的技术创新优势。
2. 产品战略明确: 公司专注于提供"高性能、高强度、高精度、高难度"零部件的专业化定制服务,毛利率维持在42.53%的较高水平。
3. 市场拓展计划: 根据公司披露,2025年将通过(1)拓展业务领域和应用场景;(2)持续研发投入;(3)提升客户响应能力;(4)优化供应链;(5)智能化改造等举措保持稳定增长。
成长性: 公司身处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产业趋势中,作为汽车座椅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受益于单车价值提升和国产替代双重驱动。
估值水平: 以最新股价28.51元(5月9日收盘价)计算,动态市盈率约23.64倍,市净率6.67倍,估值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
机构观点: 主流券商维持"买入"或"增持"评级,看好公司"小巨人"企业定位下的专业化发展路径和盈利能力。
1. 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可能影响短期运营资金周转
2. 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可能短期内拖累利润表现
3. 汽车行业景气度波动可能影响下游需求
4. 5月9日主力资金净卖出1003.70万元,需关注短期资金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