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5Q1 | 同比变化 | 2024全年 |
---|---|---|---|
营业收入(万元) | 21,617.70 | +25.77% | 85,217.90 |
归母净利润(万元) | 1,636.05 | +36.71% | 6,744.28 |
扣非净利润(万元) | 1,562.03 | +81.59% | 5,454.54 |
毛利率 | 15.47% | +0.77% | 15.83% |
净利率 | 7.50% | +0.54% | 7.90% |
1. 下游需求强劲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2024年国内渗透率达35%)及储能市场爆发,镍带、箔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30%。
2. 客户结构优化 :已与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头部电池厂商建立稳定合作,终端覆盖特斯拉、奔驰等汽车品牌。
3. 成本控制优势 :沪镍价格稳定在12-14万元/吨区间,较2023年波动收窄,原材料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4. 产品结构升级 :精密结构件销售额占比提升至25%,FPCA(柔性印刷电路组件)新业务开始贡献收入。
技术壁垒 :掌握镍基材料熔铸、轧制等全流程核心技术,镍带产品良品率行业领先。
产能布局 :江苏生产基地年产能达1.2万吨,2025年Q2新增产线投产后产能将提升30%。
认证优势 :通过松下、LG化学等国际客户认证,产品进入苹果、华为供应链体系。
竞争优势 | 具体表现 |
---|---|
垂直整合能力 | 从材料到组件的全产业链布局,降低中间环节成本 |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占比3.2%,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
客户粘性 | 与战略客户签订3-5年长单,订单可见度高 |
1. 镍价波动风险 :若沪镍价格突破14万元/吨,可能压缩毛利率空间。
2. 行业竞争加剧 :2025年多家厂商宣布扩产计划,可能引发价格战。
3. 技术替代风险 :复合铜箔等新材料技术路线对传统镍基材料形成潜在替代。
基于当前19.38元股价(2025年5月11日),对应动态PE为29.61倍:
1. 短期 :关注920代码切换(5月6日实施)带来的流动性改善机会。
2. 中期 :2025年净利润有望保持30%+增速,目标价看至24-26元区间。
3. 长期 :储能赛道爆发将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建议逢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