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5年Q1 | 同比变化 |
---|---|---|
营业总收入 | 2.33亿元 | -20.35%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 3099.95万元 | -36.5% |
基本每股收益 | 0.28元 | -36.3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 7255.64万元 | +346.19% |
预收款项 | 1.5亿元 | +116.43% |
现金流与预收款大幅增长: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激增346.19%,预收款项增长116.43%至1.5亿元,显示2025年一季度实际获取订单量同比翻倍,为未来收入确认奠定基础。
研发费用会计处理: 公司研发产出直接转化为可销售设备,新机型研发费用大部分被存货价值冲抵,导致表观研发费用率偏低,实际研发投入强度高于财报显示。
干法电极设备突破: 2025年迎来干法电极设备增量爆发期,该技术可节省锂电池制造成本10%-15%,已获得头部客户订单。公司通过建设联合实验室积极推进固态电池产业化布局。
固态电池技术储备: 已开发适用于固态电池生产的干法电极、锂带压延、电解质成膜等专用设备,卡位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赛道。预计2025-2026年固态电池将进入量产阶段。
行业地位稳固: 作为锂电辊压设备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的企业,核心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厂商,2020-2023年营收CAGR达113.18%。
估值参考: 机构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对应PE约37.2倍,高于同业均值但考虑公司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的技术领先性。
风险提示: 收入确认滞后性导致的财报波动风险;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的毛利率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