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归属净利润6000万至7500万元,同比增幅达13076%-16370%,扣非净利润5500万至70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这一显著增长主要源于:
业务板块 | 市场地位 | 技术/产品特点 | 财务表现 |
---|---|---|---|
半导体靶材 | 国内第三大供应商(市占率3%-5%) | 突破7nm制程技术,高纯度产品(99.999%+)毛利率30%-35% | 2024年H1占总营收74.09%,2025Q1利润贡献超9000万元 |
稀土材料 | 市占率约2% | 受价格波动和政策调控影响大 | 2024年亏损2.88亿元,2025Q1继续亏损5000-6000万元 |
新兴材料 | 初期阶段 | 固态电池电解质原材料小批量供应 | 收入占比微乎其微 |
行业机遇 :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8720亿美元,中国占比超30%,靶材需求年化增速超20%。国产替代加速背景下,公司靶材业务市占率有望从3%-5%提升至5%-8%。
未来三年预期 :
估值分析 :当前滚动PE 79.5倍(行业平均52.6倍),随业绩兑现有望回落至40-50倍区间,对应2025年市值约200亿元。
1. 稀土业务风险 :价格波动及政策调控可能持续拖累业绩
2. 技术迭代风险 :半导体制程技术进步可能要求更高纯度靶材
3. 估值压力 :当前PE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存在回调风险
4. 政策风险 :红外光学材料受出口管制影响,需关注国际政策变化
公司靶材业务已实现实质性突破,成为核心利润增长点,且受益于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趋势,长期成长性明确。但需警惕:
建议关注靶材业务订单增长情况及半导体行业景气度变化,逢低布局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