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5Q1 | 同比变化 | 环比变化 |
---|---|---|---|
营业收入 | 29.64亿元 | -19.71% | -21.3% |
归母净利润 | -0.15亿元 | 亏损收窄58.57% | 环比转亏 |
毛利率 | 8.15% | +3.0% | -4.6% |
经营性现金流 | -6.1亿元 | -39.6% | -160% |
1. 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 韩国一期出货环比增长16%,二期4万吨/年生产线进入试产阶段;波兰2.5万吨项目正式启动,计划建设欧洲首个零碳工厂。
2. 锰铁锂业务突破: 实现满产满销,销量同比增长174%,一代产品获万辆汽车订单,二代产品完成4C快充验证。
3. 新兴市场拓展: 产品进入低空经济领域,批量供应国内外头部飞行器企业。
4. 技术储备领先: 半固态电池材料已配套1000公里续航车型;钠电正极获3000吨订单,湖北仙桃6000吨产线开建。
项目 | 金额(亿元) | 同比变化 |
---|---|---|
期间费用 | 2.5 | -18.7% |
资本开支 | 3.7 | -16.9% |
存货 | 21.3 | 较年初-3.9% |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但产能利用率下降导致单吨净利环比下滑约50%。
优势: 全球唯一海外大规模正极材料生产基地企业;锰铁锂技术领先;固态/钠电技术储备丰富。
风险: 三元材料需求波动;新业务投入持续拖累利润;海外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估值: 当前PE(TTM)约19倍,机构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8.1亿元(同比+172%)。
1. 韩国二期产能释放将改善盈利能力,预计2025年三元出货量14-16万吨(同比+20-30%)。
2. 锰铁锂二代产品有望打开民用车市场,钠电产线投产后将形成新增长点。
3. 波兰项目建成后将强化欧洲市场竞争力,预计2026年上半年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