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5年Q1 | 2024年Q1 | 同比变化 |
---|---|---|---|
营业收入(元) | 336,689,460.66 | 403,960,745.54 | -16.65% |
归母净利润(元) | 48,992,848.88 | 55,718,339.55 | -12.07% |
扣非净利润(元) | 42,287,971.06 | 53,894,080.96 | -21.54%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20 | 0.23 | -13.04% |
1. 营收下滑原因分析: 本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65%,主要系工业电气产品受客户交付节奏影响所致。这表明公司在订单执行和供应链管理方面面临阶段性挑战。
2. 盈利能力变化: 净利润下滑幅度(-12.07%)小于营收降幅,显示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扣非净利润降幅(-21.54%)显著大于净利润降幅,反映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承压。
3. 现金流状况: 经营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需关注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和项目回款情况。这一变化可能与营收下降及客户付款周期延长有关。
4. 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20元,同比下降13.04%,与净利润下滑趋势一致,直接影响股东权益回报。
截至2025年5月9日收盘,公司股价报30.57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98%,总市值74.80亿元。当前市盈率(TTM)为40.43倍,市净率2.54倍,估值水平处于行业中等偏上位置。
市场对公司一季度业绩反应偏负面,主要担忧点包括:
短期关注: 二季度订单恢复情况、核电业务进展(特别是徐大堡核电厂1、2号机组工程EV02主泵变频器设备项目执行情况)、军工信息化业务拓展。
中长期看点: 公司在数字孪生、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以及军工、核电等高壁垒行业的业务布局。
主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