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5年Q1 | 2024年Q1 | 同比变化 |
---|---|---|---|
营业总收入(亿元) | 5.88 | 4.49 | +30.88% |
归母净利润(万元) | 5,249.95 | 6,800.00 | -22.77% |
扣非归母净利润(万元) | 6,000.00 | 4,411.76 | +36.00% |
毛利率 | 27.99% | 27.45% | +0.54% |
净利率 | 9.02% | 15.33% | -6.31% |
每股收益(元) | 0.05 | 0.065 | -22.85% |
1. 船用锚链及附件业务: 2024年收入14.24亿元,同比增长5%,毛利率27.53%,同比提升2.01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受益于船舶行业景气度提升,收入增速加快。
2. 系泊链业务: 2024年收入5.37亿元,同比下降4%,但下半年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36%,显示加速确认趋势。2025年一季度深海科技政策红利释放,系泊链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3. 金融投资: 2025年一季度金融投资亏损700万元(炒股亏损5000多万,理财收益4300万),同比少赚3300万元,是净利润下滑主因。
应收账款: 同比增幅达31.09%,应收账款/利润比已达203.95%,需关注回款风险。
经营性现金流: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7元,同比增长170.51%,显示营运资金管理改善。
三费控制: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5617.34万元,占营收比9.55%,同比下降11.42%,成本控制成效显著。
1. 深海科技政策红利: 2025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重点,中央财政设立500亿元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基金,公司系泊链业务直接受益。
2. 船舶行业趋势: 船舶大型化导致船链相对需求减少,但2024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3.8%,为公司传统业务提供支撑。
3. 漂浮式海上风电机遇: 全球仅亚星和维西南两家具备系泊链生产能力,维西南产能已无法满足需求,公司技术优势明显。
优势:
风险:
估值: 当前市值82.51亿,对应2025年动态PE约30.96倍,处于历史中位水平。考虑到深海科技业务的高成长性,估值仍有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