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5年Q1 | 同比变化 | 行业排名 |
---|---|---|---|
营业总收入 | 171.19亿元 | -14.36% | 第8位 |
归母净利润 | 2.60亿元 | +594.67% | 第5位 |
扣非净利润 | 2.44亿元 | +710.41% | - |
基本每股收益 | 0.10元 | +900.00% | 第2位 |
毛利率 | 6.56% | +2.81个百分点 | 第9位 |
ROE | 3.02% | +2.59个百分点 | 第1位 |
1.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尽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36%,但通过原燃料成本下降和精益管理措施,净利润实现近6倍增长,毛利率提升至6.56%。
2. 产品结构优化 :开发了镀锌双相钢、铁道车辆用耐候钢等7个高附加值新产品,"四个百万吨"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42%。
3. 成本控制成效显著 :三基地综合铁水成本、吨材综合成本同比分别下降24.5%和20.3%。
4. 出口业务增长 :钢材出口销售量、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33%和57%。
风险指标 | 数值 | 分析 |
---|---|---|
资产负债率 | 67.60% | 环比下降0.44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
有息负债 | 312.4亿元 |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47.19%,需关注债务结构 |
流动比率 | 0.6 | 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
应收账款 | 9.25亿元 | 较期初增长38.77%,需关注回款风险 |
1. "智改数转"稳步推进 :研发投入强度达3.5%,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取得进展。
2. 产品多元化布局 :新能源用钢、家电用钢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06%和187%。
3. 区域协同发展 :柳州、防城港、玉林、来宾等多基地协同效应显现。
1. 短期来看,公司 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盈利能力改善明显,但需关注钢铁价格波动对营收的影响。
2. 中长期关注公司 高端产品研发 和 债务结构优化 进展。
3. 建议投资者 密切跟踪现金流状况 和 应收账款回收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