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财务数据
指标
|
2025年Q1
|
同比变化
|
营业收入
|
1.51亿元
|
+17.82%
|
归母净利润
|
3720.33万元
|
+2.36%
|
基本每股收益
|
0.55元
|
-
|
关键观察:公司营收保持双位数增长,但净利润增速显著低于营收增速,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主要系产品重新议价导致单价下降及生产人工成本增加所致。
二、经营质量分析
成本压力凸显:
一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约3.2个百分点,反映出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人工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公司产品结构中,新能源汽车相关收入占比已达36%,但该领域竞争加剧导致议价能力受限。
研发投入持续:
公司保持对碳极材料、绝缘材料等新能源电池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投入,并与科研单位开展联合研发,但新业务尚未产生实质性收入贡献。
三、行业与战略布局
领域
|
进展情况
|
潜在影响
|
汽车玻璃组件
|
国内市占率16%,替代进口趋势持续
|
基本盘稳固
|
新能源电池
|
联合研发碳极材料等关键零部件
|
中长期布局
|
低空经济
|
关键设备处于研发阶段
|
概念性布局
|
行业背景:
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3.7%-4.5%,新能源汽车增速达34%-35%。公司作为国内最大汽车玻璃总成组件生产商,已进入全球四大汽车玻璃生产商供应链体系。
四、股东回报与估值
分红方案:
基于2024年度业绩,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并转增4股,分红总额达6800万元,对应股息率约2%,在创业板公司中属较高水平。
历史表现:
2019-2024年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289.81%,归母净利润增长328.57%,展现长期稳健增长能力。但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放缓至个位数,需关注成本控制改善情况。
五、投资建议
优势:
1) 汽车玻璃组件领域龙头地位稳固;2) 研发投入持续,技术储备丰富;3) 分红政策较为慷慨。
风险:
1) 成本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2) 新业务孵化期较长;3) 出口业务占比18%,受国际贸易环境影响。
综合评估:
公司短期面临盈利增速放缓压力,但长期技术积累和行业地位为其提供发展基础。建议关注二季度成本控制改善情况和新业务进展,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