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5年Q1 | 同比变化 |
---|---|---|
营业收入 | 2.78亿元 | +41.14% |
归母净利润 | 3463万元 | +11.79% |
扣非净利润 | 3382万元 | +14.90% |
经营现金流净额 | -5683万元 | -248.71% |
总资产 | 17.23亿元 | +61.22% |
1. 业务增长动力: 全景/运动相机业务及新兴业务(AI眼镜镜头、机器视觉)展现强劲增长,为公司营收注入活力。智能汽车光学镜头收入占比提升至16.72%,新兴消费光学镜头(智能家居)占比33.45%。
2. 毛利率挑战: 摄像模组毛利率下降拉低整体水平,主要受芯片成本高和良率问题影响。公司计划通过提升一次性良率等措施改善。
3. 研发进展: AI眼镜镜头在轻薄化、微型化和广角方向的研发项目已进入产品验证或初步落地阶段,部分机器视觉项目进入小批量生产。
智能汽车生态: 已搭建完善供应体系,与Tier 1厂商紧密合作,服务戴姆勒-奔驰、日产、比亚迪等知名车企。
市场关注度: 2025年3月IPO市盈率23.30倍,网上中签率仅0.0164%,截至4月28日股价在60-65元区间波动,市值约25亿元。
机构调研: 5月9日接受37家机构调研,包括趣时资产、国寿安保等知名投资机构,反映市场高度关注。
风险因素: ① 经营现金流大幅转负;② 芯片成本压力持续;③ 新兴业务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
未来展望: 受益于智能汽车和AI眼镜领域订单增长,公司预计2025年收入同比增速30%-35%,净利润增速35%-40%。资本运作良好(货币资金达7.7亿元),在建工程和存货增加显示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