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5年Q1 | 同比变化 | 环比变化 |
---|---|---|---|
营业收入(亿元) | 2.08 | -11.72% | - |
归母净利润(万元) | -1,124 | -236.51% | - |
扣非净利润(万元) | -1,216 | -252.70% | - |
毛利率 | 16.48% | -19.15% | - |
净利率 | -5.41% | -254.64% | -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亿元) | 1.17 | +1,287.78% | - |
1. 盈利能力分析: 公司一季度出现显著亏损,净利润同比下滑236.5%,主要受营业收入下滑11.7%和毛利率下降19.15个百分点双重影响。三费(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合计1,555万元,占营收比例达7.49%,同比增长306.27%,显示成本控制压力较大。
2. 现金流与应收账款: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87.8%,主要得益于应收账款管理改善。期末应收账款1.93亿元,虽同比下降22.13%,但仍占上年净利润的364.28%,需持续关注回款风险。
3. 资产与负债结构: 总资产21.6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6%;货币资金8.77亿元,资本结构稳健无有息负债。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显示公司积极进行理财投资。
1. 主营业务表现: 作为精密部件供应商,公司产品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等领域。一季度业绩下滑可能与消费电子行业周期性调整有关。
2. 技术布局: 公司近期公布数字相控阵相关专利,显示在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的研发投入,但短期尚未形成业绩贡献。
3. 行业机遇: 联想等厂商发布新款智能眼镜产品,作为精密结构件供应商,公司需把握AR/VR设备市场增长机会。
短期风险: 业绩持续亏损、应收账款高企、费用控制压力。
长期关注点: 新兴领域(如汽车电子、智能穿戴)订单落地情况、专利技术商业化进展、毛利率改善空间。
估值参考: 当前每股净资产4.58元,每股收益-0.03元,需等待盈利拐点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