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5Q1 | 同比变化 | 环比变化 |
---|---|---|---|
营业收入(亿元) | 6.20 | +51.36% | +2.86%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0.92 | +86.51% | +481.12% |
扣非净利润(亿元) | 0.56 | +223.62% | +720.53% |
1. AI技术赋能产品线 :生成式AI技术快速发展带动半导体需求,公司智能应用处理器SoC在智能汽车电子、扫地机器人、智能投影等领域实现突破性增长。
2. 汽车电子业务爆发 :全球汽车智能化趋势下,车载芯片需求激增,公司产品通过严格车规认证,在智能座舱、ADAS等领域获得重要突破。
3. 异构计算平台优势 :持续优化CPU、GPU、NPU、DSP和RISC-V协处理器的异构计算架构,提升产品在高算力、高能效场景的竞争力。
4. 下游需求回暖 :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工业控制领域需求稳定增长,带动公司整体营收规模扩大。
1. 智能汽车电子 :营收同比增长超50%,成为公司最大增长引擎,产品已进入多家主流车企供应链。
2. 工业控制领域 :在智能制造设备、工业自动化等场景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获得客户认可。
3. 消费电子创新 :扫地机器人、智能投影等新兴消费电子产品芯片解决方案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4. 研发投入转化 :高强度研发投入开始显现成效,新产品贡献率超过40%。
1.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毛利率同比提升约5个百分点,净利率达到14.8%,创历史新高。
2. 现金流改善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20%,显示盈利质量良好。
3. 费用控制得当 :研发费用率维持在15%左右,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4. 非经常性收益 :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贡献约3000-4000万元,但扣非净利润增速更高,显示主业增长强劲。
1. AI端侧应用持续渗透 :随着边缘计算需求增长,公司异构计算平台有望在更多智能终端实现应用。
2. 汽车智能化深化 :L2+级自动驾驶普及将带动更高性能车载芯片需求,公司技术储备有望获得先发优势。
3. 工业4.0机遇 :智能制造升级将创造大量工业芯片需求,公司工业控制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4. 风险提示 :需关注半导体周期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