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5Q1 | 2024Q1 | 同比变化 |
---|---|---|---|
营业收入(亿元) | 2.62 | 2.40 | +9.27% |
营业成本(亿元) | 1.20 | 0.90 | +33.96%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0.54 | 0.73 | -26.72% |
扣非净利润(亿元) | 0.53 | 0.72 | -25.65% |
经营现金流净额(亿元) | 1.21 | N/A | +296.90% |
收入结构变化: 本季度营收增长9.27%,但营业成本增幅达33.96%,主要系低毛利率产品(如起落架业务)销售占比提升所致。起落架业务毛利率仅13.91%,显著低于传统刹车系统业务(56%-65%)。
现金流显著改善: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增296.90%,反映应收账款回收情况改善,2024Q4至2025Q1累计减少应收账款超3亿元。
研发投入持续: 作为航空制动领域龙头企业,公司保持19.13%的研发人员占比,多型起落架研发取得进展,某型机起落架已开始批产交付。
业务板块 | 2024年收入占比 | 毛利率 | 发展趋势 |
---|---|---|---|
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 | 43.44% | 56.08% | 受军品订单波动影响 |
检测试验 | 34.31% | 63.46% | 保持稳定 |
刹车盘(副) | 20.17% | 64.90% | 技术优势明显 |
起落架 | 新兴业务 | 13.91% | 同比增长1766.18% |
短期压力: 净利润连续下滑,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92.57%,2025Q1继续下滑26.72%,需关注产品结构调整进度。
长期机遇: 作为国内航空制动领域核心企业,受益于:1)军机列装加速;2)民航刹车产品国产替代(市占率不足10%);3)多型起落架进入批产阶段。
估值参考: 当前市盈率(TTM)为亏损状态,总市值87.44亿元,机构普遍看好其在航空制动领域的系统集成能力和军民航双轮驱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