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4年 | 同比变化 |
---|---|---|
营业总收入 | 8.68亿元 | +22.46% |
归母净利润 | 1.77亿元 | +28.26% |
毛利率 | 84.56% | +2.69个百分点 |
ROE(净资产收益率) | 16.00% | +1.53个百分点 |
每股收益(摊薄) | 2.28元 | +26.11% |
资产负债率 | 20.12% | +2.28个百分点 |
1.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净利润增速(28.26%)高于营收增速(22.46%),主要得益于毛利率提升至84.56%及降本增效措施。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16亿元,现金流健康。
2. 产品结构优势: 糖尿病类产品贡献68.02%营收(约5.91亿元),高血压类占30.87%(约2.68亿元),两大核心产品线合计占比超98%。
3. 研发投入: 全年研发费用1.17亿元,占营收13.47%,虽比重同比略降,但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对创新的持续投入。
1. 集采政策影响: 主力产品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复瑞彤)和坎地氢噻片(波开清)可能面临集采,或导致2026-2027年净利润承压(预估影响约15%-20%)。
2. 存货周转率下降: 存货周转率2.02次,同比减少0.21次,需优化库存管理效率。
3. 高管薪酬争议: 董秘王齐兵薪酬同比上涨61.5%(至127.99万元),可能引发治理结构关注。
短期(2025年): 机构预测营收10.5亿元(+21%)、净利润2.1亿元(+19%),主要增长来自现有产品放量。
中长期(2028年后): 若成功规避集采冲击,年均增长率可达15%-20%。2034年营收预估区间22-51亿元,对应市值下限80亿元(当前约44亿元)。
分红方案: 10转5股派4.6元(含税),上市累计分红8745万元,股息率约2%,增强长期投资吸引力。
优势: 高毛利专科药企,现金流稳健,研发投入可持续,ROE处于行业上游。
风险点: 集采政策执行节奏、多肽创新药研发进度(当前未计入核心估值)。
适合投资者: 偏好医药行业、能承受政策波动风险的中长期价值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