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4年度 | 同比变化 |
---|---|---|
营业收入(亿元) | 2.75 | +7.67% |
归母净利润(万元) | 3,741.60 | +7.87% |
扣非净利润(万元) | 1,636.60 | +0.67%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0.37 | - |
1. 核工业领域优势巩固 :公司核工业智能装备及系列机器人收入占比超90%,技术国内领先,与中核集团实现交叉持股稳定股权结构。
2. "核+军+民"战略推进 :实施"135"发展战略,形成梯队式业务布局,2024Q2单季度收入同比+75.68%,净利润同比+405.84%。
3.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研发人员占比达40%,累计拥有知识产权301项(发明专利98项),2023年定增资金用于产业基地及研发中心建设。
4. 订单落地成效显著 :2024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97.56%,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产品成本,严格管控费用提升效率。
机遇:
• 中国乏燃料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在运能力仅50tHM/年),首个200吨/年处理厂建设中,预计2035年需求达2825tHM
• "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政策推动核燃料循环产业建设
• 四代快堆投产在即带来新增市场需求
挑战:
• 主营业务集中风险:仍依赖核工业大客户项目,2023年曾因项目验收减少导致业绩波动
• 扣非净利润增速(+0.67%)显著低于净利润增速,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需关注
• 锂电池概念板块整体承压(2025年3月板块下跌1.2%)
1. 成长性 :2024年业绩反转趋势确立,Q2单季度高增长显示业务弹性,但全年增速相对稳健
2. 技术壁垒 :核工业特种机器人领域技术领先,研发投入强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估值参考 :截至2025年5月8日收盘价54.26元,对应2024年PE约36倍(按0.37元EPS计算)
4. 市场表现 :2025年3月4日单日涨幅达8.87%,显示市场对核工业赛道及公司技术实力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