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4年 | 同比变化 |
---|---|---|
营业收入 | 11.74亿元 | +65.56% |
归母净利润 | -4.43亿元 | 亏损收窄47.8% |
扣非净利润 | -8.50亿元 | 亏损收窄18.5% |
研发投入 | 8.79亿元 | +32.7% |
毛利率 | 68.2% | +5.3个百分点 |
业务板块 | 收入(亿元) | 占比 | 同比增速 |
---|---|---|---|
智能计算集群 | 6.05 | 51.5% | +89.2% |
云端产品线 | 11.66 | 99.3% | +1187.78% |
边缘产品线 | 0.08 | 0.7% | -92.5% |
技术突破: 第五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MLUarch04)支持混合精度计算,思元590芯片(7nm工艺)算力达512TOPS,性能接近英伟达A100的80%。
商业化进展: 与智象未来、百川智能达成大模型适配,但互联网巨头合作尚未规模化落地。南京、昆山智能计算中心项目贡献主要收入。
市场定位: 在ASIC架构领域构建技术壁垒,国内边缘芯片市占率约15%,云端产品开始进入国产替代序列。
1. 持续亏损风险: 累计未弥补亏损超过50亿元,每股未分配利润-10元以上,分红能力受限
2. 高估值压力: 动态市盈率-600倍,市销率223倍,显著高于行业均值(PS 15倍)
3. 客户集中风险: 前五大客户贡献90%以上收入,政府项目依赖度高
4. 再融资压力: 拟定增募资49.8亿元,可能摊薄现有股东权益
1. 行业机遇: 全球AI芯片市场预计突破1500亿美元,中国占比65%,政策驱动国产替代加速
2. 公司规划: 重点突破互联网大客户,推进思元590在千卡级集群的应用验证
3. 财务目标: 管理层预计2025年营收增速不低于40%,亏损进一步收窄
4. 资本运作: 5月21日将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定增等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