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4年 | 2023年 | 同比变化 |
---|---|---|---|
营业收入(亿元) | 110.06 | 132.45 | -16.91%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5.54 | 3.19 | -273.62% |
扣非净利润(亿元) | -4.93 | 2.93 | -269.00% |
经营现金流净额(亿元) | 9.40 | 1.38 | +580.5% |
研发投入(亿元) | 7.17 | 6.60 | +8.58% |
1. 商誉减值影响: 公司对通化谷红和吉林天成计提商誉减值准备8.53亿元,是导致净利润亏损的主因。这两家子公司产品因医保政策调整被调出省级医保目录,市场竞争加剧。
2. 收入结构变化: 心脑血管领域三大独家产品(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合计收入58.30亿元,但部分产品因医保受限或被纳入重点监控目录导致整体毛利率下降。
3. 销售费用高企: 2017-2024年累计销售费用近600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已达32.71亿元,其中90%以上用于市场推广,引发"带金销售"质疑。
1.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2024年研发投入7.17亿元(中药行业排名第四),重点布局生物药和疫苗领域,如PD-1/TIGIT双抗BC008-1A注射液新增适应症获批临床。
2. 国际化取得突破: 核心产品脑心通胶囊通过香港注册审批,稳心颗粒获马来西亚上市许可,宣肺败毒颗粒在加拿大等国家获批。
3. 2025年一季度回暖: 营收27.85亿元(+5.47%),归母净利润3.07亿元(+169.49%),显示经营改善迹象。
1. 政策风险: 医保目录调整和重点监控政策持续影响核心产品销售。
2. 商誉风险: 剩余商誉仍存减值压力,需关注子公司经营改善情况。
3. 转型成效待观察: 虽然研发投入增加,但创新药成果转化需要时间,短期业绩仍依赖传统产品。
4. 现金流管理: 尽管2024年经营现金流改善,但需持续关注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