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4年 | 同比变化 |
---|---|---|
营业收入(元) | 522,640,864.97 | -1.65% |
归母净利润(元) | 6,322,699.68 | 扭亏为盈 |
扣非净利润(元) | -26,155,625.77 | 亏损收窄90.6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元) | 50,936,400.19 | -20.81%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23亿元,同比微降1.65%,表明主营业务收入仍面临一定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归母净利润632万元,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2616万元,显示公司核心业务尚未实现真正盈利。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248万元,主要包括:
这些非经常性收益对净利润影响显著,若剔除这部分收益,公司实际经营仍处于亏损状态。
费用项目 | 2024年(元) | 同比变化 |
---|---|---|
销售费用 | 67,287,753.74 | -10.23% |
管理费用 | 88,883,868.50 | +1.87% |
财务费用 | 2,347,011.93 | -93.60% |
研发费用 | 54,115,827.13 | +0.60% |
公司费用控制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销售费用下降10.23%,主要系交际应酬费减少;财务费用大幅下降93.6%,源于可转债转股后利息费用降低。研发投入保持稳定增长,体现公司对技术创新的持续重视。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94万元,同比下降20.81%,主要原因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这表明公司在销售回款方面面临一定压力,或反映市场需求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4年计提的减值准备较上年同期的1.9亿元大幅减少,这是实现扭亏为盈的关键因素之一。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四大板块:智慧车管(占比52.07%)、智慧驾培、智慧交通和智能车检。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技术储备较为雄厚:
公司还布局了新能源业务,包括充电桩等新兴领域,但当前收入占比仍较小。
优势:
风险:
当前公司市盈率(TTM)约611-918倍,估值水平较高,投资者需谨慎评估其成长性与估值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