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4年 | 2023年 | 同比变化 |
---|---|---|---|
归属净利润(亿元) | -25至-27 | 7.41 | 由盈转亏 |
扣非净利润(亿元) | -23.8至-25.8 | 6.92 | 由盈转亏 |
Q4单季亏损(亿元) | -8.7至-10.7 | -5.78 | 亏损扩大 |
连续亏损季度数 | 5个季度 | 1个季度 | 持续恶化 |
1. 行业产能过剩 :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持续处于历史低位,硅片环节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同比大幅下滑。
2. 销售收入下降 :价格战环境下,公司产品均价下降幅度超过成本优化幅度,导致毛利率承压。
3. 资产减值压力 :公司计划亏本出售硅料资产,预计浮亏超过5500万元,反映前期扩张战略面临调整。
4. 战略转型阵痛 :从光伏设备商向N型一体化布局转型过程中,面临行业周期性调整的严峻考验。
年度 | 归属净利润(亿元) | 同比增长 | 业务特点 |
---|---|---|---|
2020 | 5.31 | + | 光伏单晶硅业务起步 |
2021 | 17.11 | +222% | 垂直一体化布局 |
2022 | 30.33 | +77% | 行业景气度高峰 |
2023 | 7.41 | -75.58% | Q4首现单季亏损 |
2024 | -25至-27 | -464.2% | 全产业链价格战 |
1. 资产结构调整 :计划出售硅料资产回笼资金,集中资源于优势环节。
2. 成本管控 :推动全业务板块降本增效,2024年管理费用率目标下降2个百分点。
3. 技术研发 :增加N型电池技术投入,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力。
4. 市场开拓 :加强海外高毛利市场布局,降低单一市场依赖风险。
1. 光伏产业链价格战可能持续至2025年上半年,中小企业面临淘汰风险。
2. 公司资产负债率已升至62%,需关注流动性和再融资能力变化。
3. 技术路线变革加速,N型替代P型进程可能带来额外资本开支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