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4年 | 同比变化 | 行业对比 |
---|---|---|---|
营业总收入 | 44.37亿元 | -14.85% | 低于行业平均 |
归母净利润 | -3.91亿元 | -4361.13% | 显著恶化 |
扣非净利润 | -4.29亿元 | -147.09% | 持续亏损 |
毛利率 | 2.81% | -55.46% | 行业低位 |
净利率 | -8.85% | -1544.44% | 盈利能力恶化 |
每股收益 | -0.38元 | -3900% | 大幅下滑 |
业务板块 | 收入(亿元) | 占比 | 毛利率 | 同比变化 |
---|---|---|---|---|
道路货运与物流服务 | 17.87 | 40.28% | 1.51% | 下滑 |
乘用车销售与汽车后服务 | 15.33 | 34.56% | 5.94% | 下滑 |
汽车零部件制造与销售 | 8.57 | 19.31% | -10.80% | 显著恶化 |
其他业务 | 1.66 | 3.73% | 25.36% | 相对稳定 |
主要问题:汽车零部件制造板块出现 10.8%的毛利率亏损 ,主要受上游汽车产业变革加速、传统燃油车市场收缩影响,主要客户整车产销量下降导致需求大幅减少。
现金流警示:经营活动现金流减少主要源于主营业务收入下降,而固定费用支出刚性导致现金流出减少幅度低于收入降幅。
指标 | 数值 | 市场含义 |
---|---|---|
机构持股比例 | 52.46% | 机构主导但环比下降0.85个百分点 |
市盈率(TTM) | -10.7倍 | 亏损状态无意义 |
市净率(LF) | 0.81倍 | 股价低于净资产 |
市销率(TTM) | 0.94倍 |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
股东结构:前十大股东均为国有资本和公募基金,包括上海久事集团(持股27.3%)、上汽集团等,显示公司具备国企改革概念但机构信心有所减弱。
分析师建议:需密切关注公司2025年经营计划中披露的转型措施,特别是对亏损的汽车零部件板块的业务调整方案,以及成本控制的具体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