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4年 | 同比变化 |
---|---|---|
营业总收入 | 17.60亿元 | +21.02% |
归属净利润 | 2.05亿元 | +21.33% |
扣非净利润 | 1.98亿元 | +23.50% |
毛利率 | 29.61% | +0.66% |
ROE | 8.44% | - |
产能扩张: 东莞和南京新建厂房投产显著缓解产能瓶颈,生产交付能力提升约30%。
重点领域突破: 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领域收入占比提升至38%,带动毛利率提升1.2个百分点。
新产品贡献: 数控车床、磨床等新产品线贡献收入3.2亿元,占总收入18.2%。
市场份额: 国内金属切削机床市场占有率1.05%,较上年提升0.15个百分点。
产品线 | 技术参数 | 应用领域 |
---|---|---|
立式加工中心 | 定位精度0.005mm,进给速度48m/min | 通用设备、3C电子 |
龙门加工中心 | 支持大型部件多工序复合加工 | 航空航天、模具 |
卧式加工中心 | 四轴联动精度±0.008mm | 汽车零部件 |
技术短板: 五轴联动等高端机型仍依赖进口技术,研发投入占比4.1%低于行业龙头。
分红方案: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元(含税),分红总额9660.8万元,股息率约1.6%。
资产负债率: 44.04%,较上年上升1.45个百分点,处于行业中等水平。
现金流: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402.56万元,主要系存货增加1.8亿元。
股权结构: 前五大股东持股100%,其中实控人蒋修华持股53%。
1. 市场份额绝对值仍偏低,面临外资品牌(市占率68%)和国内龙头的双重挤压
2. 存货周转率1.02次,低于行业均值1.5次,存在减值风险
3. 研发人员占比12%,高端人才储备不足
4. 国际贸易摩擦可能影响关键零部件供应
短期: 关注新产能爬坡进度及Q2订单确认情况,当前PE(TTM)24.3倍略高于行业平均。
中长期: 需观察:①五轴技术突破进展 ②新能源汽车领域订单持续性 ③海外市场拓展成效。
估值参考: 当前股价49.59元对应2024年PE约24倍,PEG约1.13,处于合理区间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