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4年 | 2023年 | 同比变化 |
---|---|---|---|
净利润(万元) | -2,786.48至-3,769.94 | 4,129.55 | 由盈转亏 |
扣非净利润(万元) | -4,855.12至-6,568.69 | 1,010.67 | 大幅下滑 |
营业总收入(万元) | 85,400(预测) | - | - |
1. 行业环境恶化: 锂电池材料行业持续底部运行,负极包覆材料价格进一步下降,直接冲击公司盈利能力。
2. 库存压力: 报告期初库存量较大,产能利用率下降导致停产损失增加,年度产能高于销量。
3. 信用减值: 部分客户回款周期延长,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大幅增加。
4. 竞争加剧: 行业竞争导致产品价格承压,尽管Q2出货量接近翻倍增长,但单吨利润微薄。
1. 产品差异化: 持续推进差异化战略,巩固市场份额,覆盖不同软化点范围的负极包覆材料产品体系。
2. 降本增效: 通过一体化布局优化生产成本,动态调整产能以控制合理库存水平。
3. 业务拓展: 向下游沥青基碳纤维领域延伸,构建碳纤维产品体系(短切纤维、软毡、硬毡等)。
4. 信用管控: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控制账期风险。
机构 | 评级 | 核心观点 |
---|---|---|
东吴证券 | 买入 | Q2盈利小幅改善,全年出货量有望接近翻番 |
长江证券 | 买入 | 预测2024年净利润600万元(同比降85.47%) |
市场对业绩恢复节奏存在明显预期差,需关注2025年营收108,500万元的预测兑现情况
1. 锂电池材料价格持续低迷风险
2. 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3. 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4.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