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4年 | 同比变化 |
---|---|---|
营业总收入 | 17.71亿元 | -13.83% |
归母净利润 | 5146.51万元 | -40.96% |
扣非净利润 | 929.69万元 | -80.8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 -1580.97万元 | (上年同期3525.04万元) |
基本每股收益 | 0.1291元 | - |
加权平均ROE | 1.18% | ↓1.12个百分点 |
2024年公司盈利能力显著下滑,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0.96%至5146.51万元,扣非净利润降幅更大达80.83%,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明显减弱。值得注意的是,非经常性损益贡献4216.82万元(占净利润的81.93%),其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达3050.17万元,政府补助1511.05万元,表明公司利润高度依赖非经营性收益。
毛利率与净利率双降: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上年2.30%降至1.18%,投入资本回报率从2.31%降至1.11%,反映资本使用效率降低。
现金流项目 | 2024年 | 同比变化 |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 -1580.97万元 | 减少5106.01万元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1.77亿元 | 减少23.3亿元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4.14亿元 | (上年同期-20.69亿元) |
现金流状况恶化:经营活动现金流由正转负,显示主营业务造血能力不足;筹资活动大幅收缩,可能与偿还债务或分红有关;投资活动现金流改善主要源于收回前期投资。
1. 双轮驱动战略 :公司坚持医药与新能源材料双主业布局,主要产品包括乙二醛、乙醛酸、六氟磷酸锂等,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明显。但2024年新能源材料业务受行业周期影响可能拖累业绩。
2. 市场地位 :在硝基咪唑类抗菌原料药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但市场份额面临挑战。
3. 股份回购 :2024年3月实施回购计划,显示管理层试图提振市场信心,但股价持续低迷反映投资者对业绩改善预期不足。
估值指标 | 数值 | 行业对比 |
---|---|---|
市盈率(TTM) | 102.91倍 |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 |
市净率(LF) | 1.21倍 | 接近行业水平 |
市销率(TTM) | 2.99倍 | 偏高 |
风险提示 :1) 主营业务持续下滑风险;2) 现金流紧张可能限制扩张;3) 新能源材料价格波动风险;4) 高估值与业绩不匹配风险。
关注要点 :2024年二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9.98%的改善趋势能否延续,以及六氟磷酸锂等新能源材料的市场复苏情况。
公司拟实施每10股派现0.3元(含税)的分红方案,按当前股价计算股息率约0.23%,分红力度较弱,反映公司保留现金应对经营压力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