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4年 | 同比变化 |
---|---|---|
营业收入 | 4.76亿元 | +24.02% |
归母净利润 | 2557.51万元 | -37.65% |
扣非净利润 | 1490.58万元 | -52.84% |
毛利率 | 29.34% | -7.71个百分点 |
净利率 | 5.37% | -5.32个百分点 |
基本每股收益 | 0.24元 | - |
收入增长与利润背离: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实现24.02%的同比增长,表明市场拓展取得成效;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7.65%,扣非净利润降幅达52.84%,反映出成本压力显著。
毛利率承压: 全年毛利率下降7.71个百分点至29.34%,第四季度单季毛利率仅为23.50%,同比下降16.01个百分点,显示原材料成本上升或产品价格竞争加剧。
费用控制: 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2.78个百分点至23.46%,其中研发费用同比减少22.60%,财务费用下降49.34%,但管理费用增长42.85%值得关注。
指标 | Q4金额 | 同比变化 | 环比变化 |
---|---|---|---|
营业收入 | 1.43亿元 | +23.74% | +13.51% |
归母净利润 | 467.32万元 | -41.99% | -53.21% |
扣非净利润 | 142.66万元 | -69.27% | -76.03% |
第四季度业绩环比第三季度显著下滑,净利润指标降幅超过50%,显示年末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
主营业务: 公司专注于聚烯烃发泡材料(XPE/IXPE/IXPP/MPP)、聚氨酯泡棉(PU)、有机硅发泡材料及热失控材料的研发生产,产品应用于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建筑装饰等领域。
技术研发: 虽研发费用绝对值下降,但公司在新能源车用聚氨酯发泡材料、有机硅发泡材料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成为部分智能手机品牌供应商。
产能规划: 公司在建产能1.1亿平方米,并规划新能源车用材料产线,未来产能释放可能带动规模效应。
分红方案: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0元(含税),按当前股价计算股息率约为0.8%。
估值水平: 当前市盈率(TTM)约95.94倍,市净率(LF)约2.87倍,市销率(TTM)约6.20倍,估值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股东结构: 截至2024年末股东总户数7454户,较三季度增加3.13%,户均持股市值增长68.20%至42.51万元。
主要风险: 1) 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毛利率的持续影响;2) 新能源车、消费电子等领域拓展不及预期;3) 产能扩张后的消化能力。
未来展望: 公司需平衡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重点关注:1) 毛利率能否企稳回升;2) 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3) 新能源车材料业务的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