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4年 | 2023年 | 同比变动 |
---|---|---|---|
营业总收入 | 3.63亿元 | 4.14亿元 | -12.19% |
归母净利润 | 1.35亿元 | 1.91亿元 | -29.49% |
扣非净利润 | 1.13亿元 | 1.68亿元 | -32.59% |
基本每股收益 | 0.75元 | 1.06元 | -29.25% |
现金及等价物净增加额 | - | +3391.62% |
关键分析:公司面临营收与利润双降局面,主要产品口腔修复膜(-18.64%)和脑膜系列(-9.91%)销售不及预期,华南地区营收降幅达26.32%。尽管现金流动性显著改善(理财产品资金差额影响),但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承压明显。
产品/区域 | 2024年收入 | 占比 | 同比变动 |
---|---|---|---|
口腔修复膜 | 1.62亿元 | 44.6% | -18.64% |
脑膜系列 | 1.49亿元 | 41.0% | -9.91% |
华南地区 | 0.64亿元 | 17.7% | -26.32% |
业务亮点:活性生物骨产品展现增长潜力,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类产品渗透率提升,已完成全国2/3省份挂网工作。但传统产品线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压力,需关注新产品商业化进展。
指标 | 数值 | 行业对比 |
---|---|---|
ROIC | 14.58% | 行业领先 |
净利率 | 37.07% | 高附加值 |
营业成本率 | 12.36% | +7.45% |
分红融资比 | 2.29 | 股东回报优 |
财务健康度:公司现金资产状况良好,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36亿元(远超融资额2.34亿元)。但需警惕营业成本上升(+7.45%)对利润空间的持续挤压。
机构动态: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下降3.01个百分点至10.90%,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披露名单。新进机构以医疗器械ETF( 53家新披露公募 )为主,反映专业投资者对细分领域的长期配置需求。
分析师共识:2025年净利润预期1.51亿元(对应EPS 0.84元),较2024年实际业绩有11.85%增长空间。活性生物骨的市场扩容(中国骨修复材料年增速约15%)可能成为关键业绩驱动因素。
主要风险: (1) 集采政策对高毛利产品的价格压力;(2) 销售费用率42.7%的持续高位;(3) 新产品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
投资亮点: (1) 活性生物骨产品管线具备技术壁垒;(2) 全国挂网进度超2/3省份;(3) 股息率2.67%(10股派4.6元)提供安全边际。
策略建议:短期关注Q2销售渠道优化成效(2024年新增220家经销商),中长期跟踪活性生物骨在三级医院的准入速度。当前估值反映业绩低谷,需观察反转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