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2024年 | 同比变化 |
---|---|---|
营业收入 | 1,776.64亿元 | +39.01% |
归母净利润 | 29.72亿元 | +605.60% |
毛利率 | 12.52% | -7.84% |
净利率 | 2.36% | +61.97% |
每股收益(EPS) | 0.53元 | +657.14% |
关键观察: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长,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和资产周转效率提升,但毛利率下降反映原材料成本压力。
业务板块 | 收入(亿元) | 同比变化 | 净利润(亿元) |
---|---|---|---|
集装箱制造 | 622.05 | +105.89% | 40.88 |
物流服务 | 313.89 | +55.65% | - |
道路运输车辆 | - | -16.30% | - |
海洋工程 | - | 扭亏为盈 | - |
集装箱业务 成为最大亮点:全球贸易量增长5.9%至2.13亿TEU,叠加红海危机和12年旧箱置换周期,干货集装箱销量达343.36万TEU(+417%),冷藏箱销量13.86万TEU(+49.84%)。
海工业务 战略转型成功:新签订单32.5亿美元,在手订单69.2亿美元(+27%),LNG运输船、风电安装船等绿色装备占比提升。
1. "众星战略"产能布局 :优化中国、东南亚及北美基地协同,单箱制造成本降低约3%
2. 绿色转型 :研发低能耗集装箱,交付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安装船,氢能储运领域与挪威Hexagon合作
3. 财务优化 :经营性现金流增长242.7%,三费占比下降25.29%至6.16%
风险提示:应收账款增长37.94%,集装箱行业强周期性可能带来2025年需求回调
• 营收360.27亿元(+11.04%)
• 净利润5.44亿元(+550.21%)
• 中集太平洋海工新获4万立方米LNG加注船订单
董事长麦伯良强调:"通过多年培育新兴业务(氢能、海工装备等)平衡周期波动,坚持高质量发展路径。"公司将持续推进:
1. 集装箱业务的智能化改造与绿色产品研发
2. 海工装备的高端化转型
3. 全球供应链的韧性建设